从片断到新的整体

2007

      “刘建华:日常·易碎”是已在国际上获得认可的中国艺术家刘建华在公共场所进行的英国首次个展。自刘建华的装置作品“日常·易碎”首次在2003年威尼斯双年展中国馆展出以来,一直受到了国际艺术界的热烈推崇,被认为是中国当代艺术家创作的具有重大影响的作品。“日常·易碎”由大约1000座白色陶瓷雕塑组成,这些雕塑都是日常生活中实物的复制品,如帽子、鞋子、毛绒玩具、书籍等。这些看起来平凡但是却极具视觉冲击力的作品是日常生活的片段,浓缩了个人的记忆与文化的内涵。

 

      由于经济和社会的变革,当今世界上许多地区的居民被迫放弃他们现有的价值观,从而使得记忆的遗失与失去传统的困境成为这些地区普遍遭遇的难题。在中国这样的社会,这种变革范围广大且迅速。因此,对过去的回忆似乎只存在于遥远的记忆中了。一些在中国生活和创作的艺术家们就曾对这一问题发表过自己的评论,以表达他们对这种强烈、迅速的变革所带来的不确定性的种种关心。从刘建华的情况来看,他对这种变革细心的观察、写实而又不乏诗意的描述传递了艺术家对中国当今所面临难题的不安之情。

 

      刘建华在“日常·易碎”中运用了白色陶瓷。白色陶瓷不但具有诸多历史内涵,同时也具有强烈的视觉存在感。白色陶瓷需要使用细泥在高温下进行烧制,具有一种质朴而半透明的表面,从而将其所要表现的事物转换成了某种具有抽象意义的实体。刘建华曾利用各种材料、各种方法进行实验,从玻璃纤维、钢铁到摄影和录像等。对于这样的一位艺术家来说,选择白色陶瓷作为材料本身就具有很强的说服力。刘建华的舅舅是一位著名的陶瓷艺术家,并被授予了国家工艺美术大师称号(National Master)。刘建华的艺术生涯始于中国历史上自宋朝以来闻名于世的“瓷都”景德镇,这些都并非偶然。然而,刘建华对材料的使用似乎目的性特别的强,他强调的是白色陶瓷的纯洁与脆弱。尤其在社会评论这一大环境下,白色陶瓷这一材料的平滑与生动更加深了艺术家对资本主义发展和日常生活不稳定所付出的人力代价的那种敏锐看法。

 

      但是,刘建华作品的延伸意义超越了其选择的材料。艺术家对主题细致却又自由的表现力,鼓励了观赏者对刘建华作品作出他们自己的阐释和叙述。刘建华没有将某种观点看法或者偏狭的作品含义强加给观赏者,而是把生活中、现实中片断的真实形态展现出来,创造出了不受限制的叙述矩阵。刘建华在国民托管组织(即the National Trust,是英国保护名胜古迹的私人组织)旗下的奥克斯堡庄园(Oxburgh Hall,英国15世纪都铎王朝时期的领主宅邸)和国王艺术中心(King s Lynn Arts Centre),一个“白色立方”当代艺术画廊,同时举办了“日常·易碎”个展,这两个个展将这种叙述扩展到了一个更为广阔的具有文化和历史差异的大环境中。我们视为历史和遗产的事物与当代生活和时事并置,西方传统与东方的现代性进行了对比。与此同时,他制作的照片展示了上海今天无穷尽的高楼大厦,使得我们想起奥克斯堡庄园在英国历史上也是作为宅邸使用的。这些照片同时也提出了一个问题,那就是,宅第除了家用以外,是否能够成为地位和名利的标志?堆积的赌场筹码看起来同这些高楼大厦一样不安全,而这些筹码把艺术家的细心观察转变成了具有高度评价性的批评。刘建华的努力与其作品“日常·易碎”促使我们能够以一种全新的、发人深省的方式来审视日常生活中那些看似反差巨大、实则内在相联系的元素。

 

      与其它现场艺术作品一样,本次展览的展览场地的特点与文化背景也经过了仔细的考量。这种考量并非如同为“日常·易碎”寻找合适的背景幕这样简单;这种考量的首要目标是为奥克斯堡庄园找寻有意义的艺术作品,从而扩大其现有的活动影响并增加其观众的数量。我选择的这个特殊的作品主体同时受到了正在联合开展名为“奥克斯堡庄园当代艺术”(Contemporary Art at Oxburgh Hall)活动的奥克斯堡庄园和国王艺术中心的好评。这一活动包括两个展览——定于2007年4月到6月举办的新一代艺术家的群展“新鲜的介入品”(‘Fresh Interventions’)和刘建华的个展“刘建华:日常·易碎”。

 

      我策展的目的是,举办两个截然不同却又相互共生的展览,意在突出现场艺术作品的不同途径。“新鲜的介入品”的焦点在于展现这一领域有才能的新人,并为参展的艺术家日后在艺术上的发展提供更多的机会和资源。我们鼓励群展的四位艺术家,Wil Bolton、Joy Layton、Alexander Paterson 和Diana Stickley,对展览地点的历史和藏品进行研究。经过了几个月的研究,他们创作出了新的、与他们的调研直接相关的作品。而刘建华个展的策展焦点在于艺术家著名作品“日常·易碎”的背景地。我们的预期是为艺术家的作品创造出一层新的意义和阐释,同时也为观赏者增加对展览地的一番全新体验。

 

      刘建华在其2007年4月访问奥克斯堡庄园的时候进行了研究,并同意除了“日常·易碎”以外,为此次个展创作出一系列新的照片。刘建华起初的计划是展示约60幅小型到中型的照片,但是后来得知奥克斯堡庄园展览空间不足后,决定改而展览9幅大型的照片。到了这一阶段,就演变成了用刘建华的这9幅作品来取代奥克斯堡庄园现有的部分绘画作品,从而使得刘建华的作品与奥克斯堡庄园的原有藏品实现空间上的完整和艺术上的统一。但是,这一计划在悬挂新作品并取代原有作品的可行性,以及在奥克斯堡庄园绘画藏品的连续性的影响上,再次遇到了困难。最后,这些镶框的照片靠着家具和墙摆放到了奥克斯堡庄园一层房间中。可是,这些作品却于展览开幕后第二天便被奥克斯堡庄园撤掉了。尽管奥克斯堡庄园作出了这种单方面的反常行为,刘建华却仍接受了奥克斯堡庄园的这种害怕失去“定期”观赏者所做出的行为,未反对奥克斯堡庄园的这次仓促的决定。

 

      整个装置的布展过程处在一系列的提出方案、讨论和妥协之中。与在一般的博物馆或美术馆举办的普通当代艺术展不同,这次个展需要随时根据这一历史建筑的条件和限制进行调整。当然,这些因素在活动早期就已考虑进来,而且其实也并非是一种完全受限制的经验。艺术家对这些限制表现出了极大的理解,奥克斯堡庄园尽管缺少举办当代艺术展的经验,但是也尽力去满足艺术家的需要。不管怎么说,“奥克斯堡庄园当代艺术展”毕竟是该庄园所举办的首次当代艺术活动,所有参与到这次活动的人员即使不完全理解这一挑战,至少应该清楚的意识到了这确实是一次挑战。

 

      在合作过程中,当然存在对妥协的不同程度上的不满。奥克斯堡庄园尤为关心“日常·易碎”中作品的体积和可能带来的影响。艺术家随后在四月份其对奥克斯堡庄园的研究访问中,修改了其原来的计划,决定将其装置分两地而展。他的这一决定同时受到了奥克斯堡庄园和金斯林港艺术中心的欢迎,这不但解决了奥克斯堡庄园的问题,同时,这两处展览地点之间的联系与差异也产生了一种有意思的艺术表述。就这样,讨论和妥协一直持续着,直到布展的最后一天,尤其是在作品的保护问题和观赏者观赏路线的问题方面。有些问题上,双方更难达成一致,但是为使这次实验取得成功,双方显然必须做出艰难的妥协。

 

      刘建华需要去适应的限制其实并不太多,奥克斯堡庄园为艺术家提供的空间也比庄园预期提供的要大。奥克斯堡庄园后来提出要提早结束展览,他们声称其志愿者和观赏者对展览的反应大都是负面的,于是最严峻的挑战浮出水面了。由于观赏者不熟悉当代艺术,我们曾建议采取策展人的介绍和导游引导的形式与观赏者进行交流,但是却未能为奥克斯堡庄园所接受。刚刚为实验和新思想而开放的大门看来就这样关闭了。没能忍受远见卓识,更不要说对专业承诺的尊重了——展览仅仅进行了六周便结束了,比协议上的展览时间提前了四周。

 

      对于观众中否定的声音,我们并不深感诧异。早在展览初期,我们便做好了听到争议与辩论的准备,而这种活动的一个主要目的一直以来都是去审视给定的框架和现有的准则,如果不是为了不再执着于这些框架和准则的话。在历史建筑中尝试当代艺术,在其它的展览中也出现了问题,然而在扩大观众和促进学科间创新上来看,这种尝试却是相当有价值的。例如,我们2005年在东部地区举办的名为“名胜古迹当代艺术”(‘Contemporary Art in Historic Places’)联合活动的时候,便已深刻意识到了这一点。该次展览由Commissions East委员会、 国民托管组织和文化遗产保护机构(English Heritage)举办,展览授权艺术家在英国东部地区一些最著名的历史建筑,如费尔布里格庄园(Felbrigg Hall)和奥德福岬(Orford Ness)等地游览,受到启发后创作作品。尽管艺术家的艺术形式、媒介和主题各不相同,但是这些新创作的作品都给观赏者的经验带来了巨大的震撼,不仅改变了观赏者对这些历史建筑的看法,同时也通过全新的阐释丰富了人们心中这些建筑的历史。

 

      这次活动委托了中国艺术家刘建华,其实就是进一步探讨文化差异的问题以及历史的并置。奥克斯堡庄园现有的对赝品的收集,如来自中国的陶瓷雕像以及其它的一些“异域风情的”作品,都是质疑英国风格(Englishness)和他性(otherness)的直接灵感。英国殖民统治的历史负担似乎已经随着美化了的记忆消解了,其它的文化遗产似乎也不加区分地归结为了新奇事物。“日常·易碎”是对历史构建的一种故意的干涉,因为历史本身可以看成是一种理想化的主题,同时既拥有有意识地改写记忆又拥有无意识地改写记忆。其它文化的非环境的、任意的表现也可以看成是一种轻视文化和种族差异的症候。因此,这次活动的主要目的就是提出这些问题并与奥克斯堡庄园的工作人员、志愿者和观赏者共同探讨这些问题,并且在如何对待英国遗产的问题上为21世纪的英国提出适当的意见和建议。在奥克斯堡庄园同意举办这次展览的时候,我曾认为,他们试图使这一历史建筑再次活跃在历史上,并吸引更多的观众。

 

      关于保护古迹历史的问题,在奥克斯堡庄园前进着的历史中,我们的停滞不前似乎是有争议的。我们是否应该让建筑自己说话?还是说我们应该积极地把建筑的现在和将来联系到一起?从这两个问题来看,这次展览所带来的负面影响是可以理解的。我深信,艺术可以帮助历史建筑恢复其过去在文化上的动态作用;反过来说,历史也可以帮助艺术扩大其领域并深化人们的艺术鉴赏力。不同文化的混合,或者说英国遗产的取消中心化(the de-centring of English heritage),可能会使建立它们的共生关系比我们想象中的还要难。艺术常常会唤起意想不到的对抗与困难,但是这才是艺术之所以有魅力、有价值的原因。正如,历史不会因历史建筑的最后一位私有者而停住脚步,艺术也不会因暂时的踯躅与对抗而停滞。一致性是艺术和艺术家最不应拥有的德行之一——然而振奋人心的是,刘建华的展览已经动摇了人们对历史和文化的一些固有观点,该展览留下的遗产将来也会拥有其自己的一段历史。

 

展览策展人:李淑京(Sook-Kyung Lee)博士